CSSTA- 服貿協議多語言新聞稿
International reports of Cross-Strait Service Trade Agreement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2.1 未獲總統正面回應 臺灣民眾抗議將無限期延長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Forced by China?
未獲總統正面回應 臺灣民眾抗議將無限期延長
英文版 德文版 法文版 西文版 日文 葡文版 義大利文版 瑞典文版 芬蘭文版
by CSSTAtranslate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28292420572309/
by CSSTAtranslate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28292420572309/
臺灣時間18日晚上,臺灣民眾進佔立法院,並開始在立法院內外集結抗議,參與抗議人數目前已超過三萬人。
2.
臺灣民眾持續佔領國會
臺灣民眾持續佔領國會
抗議民眾聚集的主因有三:第一、政府未譴責《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審查程序的不民主,第二、《協議》簽訂過程的不透明化,第三、中臺兩國不平等的《協議》內容。透過民眾在立法院內提供的直播影片,可以看到立法院內的學生呼喊著「退回服貿、捍衛民主」的口號,並要求總統及立法院長對他們的訴求有正面回應。場外聚集的是來自臺灣各地的民眾,包括學生、學者、上班族等,陸續上台述說己見,更有外國人士對此抗議事件表示關心。在野黨人士則籲請執政黨「尊重民主,逐條審查」。
3.
行政與立法機關協商破局
行政與立法機關協商破局
針對此抗議活動,馬英九總統表示:「《協議》延宕已久,希望大家能夠全力以赴,在這會期結束前能夠讓它通過。」並宣布於20日上午召集行政、立法兩院,欲舉行院際協商以討論解決方案。然而,立法院長王金平當日以「為符憲政程序」為由並未出席,並聲明:「本次爭議根源在於朝野黨團對於《協議》審查程序的歧異,目前尋求問題的根本解決最為要緊。」
4.
核准無限期集會路權
核准無限期集會路權
21日上午,臺灣司法院大法官表示,現行的集會遊行法中關於戶外集會遊行須採「許可制」的規定,違反憲法保障集會自由的意旨,應於解釋公布一年內失效。當日下午,臺北市警局即核准公投靜坐和反《協議》的集會活動,範圍包括立法院和總統府周邊,合法活動即時生效、沒有期限。40多位大學教授開設「街頭民主大學」,鼓勵學生上街頭參與公民運動,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民眾至立法院場外參與靜坐抗議。
此外,場外有一群臺灣大學生發起將「對臺灣的祝福便利貼」貼到拒馬上的活動,在潮濕寒冷的天候中,也可看見許多學生在下雨時替警察撐傘,表達對執勤警察的關心。關心本活動的民眾藉由網路串連,將飲食、物資送至抗議活動現場,甚至有許多律師及醫生自願提供法律諮詢及醫療服務。
5.
檢察總長一審被判有罪
檢察總長一審被判有罪
服貿協議造成民眾的抗議之餘,政府內部亦出現了狀況:檢察總長黃世銘於21日下午因洩密給總統及行政院長、違反通保法被臺北地方法院判定有罪。此事起因於2013年6月28日,檢察總長黃世銘監聽立法院長王金平與在野黨立委柯建銘的通話,認定柯、王與其他相關人士涉嫌行政關說。8月31日黃赴總統府面報總統馬英九,馬於隔日致電要黃到官邸討論。9月4日,黃報告行政院長江宜樺,並於6日開記者會揭露。
由於臺灣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於9月 5日才偵查終結,檢察總長黃世銘因此被臺北地檢署依據洩密、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起訴。
1.1 中國以經逼政? 台灣執政黨強行通過中臺服務貿易協議審查
內文: 台灣內政委員會國民黨召委張慶忠本日(17日)自行宣佈,《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協議》)送立法院審查已逾3個月的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交立法院表決。執政黨國民黨原本宣稱會尊重朝野協商結論,逐條、逐項審查,今天卻跳過宣讀的程序,並將兩國間的協議降級為「行政命令」,視為已經審查。
[第二段]
小標:不安全、不平等的中臺兩國《協議》
內文:《協議》是台灣與中國兩國在ECFA架構下於2013年6月簽訂的服務業及貿易方面的協議,旨在兩國相互開放服務業市場。台灣國民黨政府對中國企業開放64大項行業,將嚴重衝擊台灣企業及勞工的權益,其中也包括影響台灣言論自由的網路資訊流通、廣告電信業,及暴露台灣國土安全的陸海空運輸業,加以中國若掌握了台灣的印刷業及零售業後,極可能危害台灣的出版自由。
此外,《協議》開放中國人只需約23萬歐元即可投資移民到台灣,且中國政府對台灣企業有諸多條件及障礙,如限地、限項,另須遵照其他中國相關法令,及大大小小的潛規則;然而台灣政府對於進入臺灣的的中資企業卻皆寫明「沒有限制」。
[第三段]
小標:不民主、不正義的中臺兩國《協議》
內文: 2013年6月20日台灣國民黨政府在與中國政府簽訂《協議》時,並未與專家學者或業界人士討論過,於是立院朝野兩大黨(國民黨與民進黨)於25日協商需就協議內容逐條、逐項討論,並於9月決定加開16場公聽會。執政的國民黨於9月30日至10月2日三天內便舉辦了8場公聽會,對於現場專家學者的問題與建議未做出正面的回應,台灣政府至今對於《協議》的內容也未做修改。
針對此影響甚大台灣經濟的政策,執政黨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在2014年3月10日舉辦的最後一場公聽會中引述法條表示,立法院於三個月內未完成審查即視為已審查,認定《協議》已通過委員會的審查。台灣的反對黨民進黨於當日的公聽會後,便排定內政委員會於12、13日審查《協議》內容,欲逐條審查貿易協定之內容,由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擔任審查會議主席,卻遭國民黨立委們以搶奪麥克風、簽到表等手段進行干預,無法於該日進行任何協議內容的審查。接著,國民黨又於17日排定《協議》的審查會議,由國民黨立委張慶忠擔任此次審查會議主席,反對黨民進黨立委們占領主席台意圖杯葛議事,張慶忠則在會場角落以麥克風宣布;「出席人數52人,已達法定人數,開會,進行討論事項,《協議》已逾3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會存查,散會。」整個過程僅持續三十秒,便通過《協議》的審查會議,交至立法院投票表決。台灣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對此則表示「尊重立法院決定,並感謝立法院聯席委員會及召委張慶忠的辛勞。」
[第四段]
小標: 中國以經逼政、台灣民主堪憂
訂閱:
文章 (Atom)